
6月1日-2日,一场聚集政府高层领导、院士专家和能源、金融、投资行业头部机构的2023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新型储能投融资研讨会”在京召开。作为国内储能投融资最权威高端研讨会,集聚各方顶级智脑围绕储能与新能源、储能投融资市场、储能与绿色金融等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和探讨。
新型储能投融资研讨会
在圆桌对话《储能投融资市场与绿色金融》环节,清新资本创始合伙人胡宇晨,乐创能源董事长&CEO、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创新技术专委会副秘书长潘多昭,普华永道中国能源、基础设施及矿业并购交易主管合伙人翟黎明,平安国际融资租赁城市基础设施与运营群产品总监郭兴亮,平安证券投行部董事总经理、新能源行业组负责人丁志罡共同就绿色金融赋能储能投融资等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针对储能市场的投融资机会,胡宇晨表示,近年来,中国坚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催生了在节能降碳领域的投资机会。具体到储能领域,目前为止,发电侧和电网侧的储能还是政策驱动、补贴驱动的,但是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我们看到去年的装机量很大,但其中,真正市场化的用户占比还是比较小的。在用户侧,近年来全国约23个省份的峰谷电价差超过了7毛钱,使得用户侧安装储能设施实现经济性。今年以来,如浙江、大湾区等省市,在一些工业相对发达,用电比较大的区域,峰谷电价差进一步拉大到1元,使得用户侧储能的盈利性进一步提高了,大大的推动了用户侧储能的市场化速度。这也让胡宇晨更看好用户侧的储能市场。对比发电侧和电网侧,用户侧的市场容量最大,而且已经出现了比较确定的运营模式,能够产生持续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比较好的用户侧储能电站年化收益率可达到8%到15%,到下一阶段,虚拟电厂商业模式的进入,可能使其年化收益率再提升2%~3%。作为市场容量最大的储能应用场景,在早期投资阶段,用户侧储能是最具商业投资价值的细分市场。“从创业投资的角度看,今年许多创业公司在用户侧储能的细分板块上发展速度很快,一下子出现了数千家公司。我们认为这是中国市场的一个特点,总体以政策驱动为主,但是在一些细分的领域,具有快速推进的市场化机会伴随着商业化拐点的来临。”胡宇晨表示,新能源发展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在追逐投资机会时有时也会比较拥挤,因此,做好早期研究、布局和潜伏,选择一个好的出手时机尤为重要,好的企业具备哪些特点只有独具慧眼的投资人才能看得更清楚。这一背景下,针对特定项目和企业的投资,四个方面的表现构成了清新资本选择项目的核心方法论:一是安全性,一旦有任何安全性的问题都会导致整个行业规则重新制定或者发展暂停,因此安全性是政府、投资方、业主第一优先考虑的问题;二是成本,储能是新兴行业,涉及到大量的资产投资,投资方必然关心回本周期;三是盈利,盈利取决于商业模式的创新,既包括融资结构上如何与合适的资金端匹配,也包含储能设施如何套利、创造增值服务等;四是高效运营,如何在运营上做到创新、高效、持续,既是储能集成商思考的问题,也是投资人关注的角度。

乐创能源董事长&CEO、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创新技术专委会副秘书长潘多昭
AI技术与储能技术的结合也是本次研讨会关注的重点之一。针对这一话题,乐创能源董事长&CEO、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创新技术专委会副秘书长潘多昭以《技术革新——AI数字化驱动储能高效利用》为题进行了主题分享。
“传统基建重建设轻运维,储能设施作为新基建,除硬件建设外,后期的运维亦越发重要。”潘多昭介绍,储能基础设施之外的云端管理平台、运维平台等大数据平台和运维服务体系的建设,成为发挥新基建价值的重要保障。储能存在的意义还是在调节和帮助电网克服波动性的问题,波动性的问题是基于数据,基于实时策略和响应。要求从底层的硬件设备到中间的控制类设备,到云端的算法策略,以及平台间的衔接,要有足够的智能化和对应的可靠性。
本次研讨会作为2023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能源报、上海市太阳能学会联合主办,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乐创能源协办。本次研讨会是储能行业第一次以投融资视角进行全景解读和展示交流的产融平台,为产业与资金深度连接搭建起了合作之桥。
清新动态|清新资本荣获36氪中国最受LP认可早期投资机构
清新动态 | 清新资本胡宇晨:创新多元路径,助力双碳战略加速实现
清新动态 | 清新资本曹抒阳获融中2023最佳青年投资人
清新动态 | 曹抒阳上榜科创板日报80后先锋合伙人

</mp-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