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洞见 | 碳化硅行业研究之二 衬底外延

2023-01-18
1924



碳化硅衬底


一、什么是碳化硅衬底


碳化硅衬底是碳化硅器件的基础材料,碳化硅器件的制备均在衬底上生长的外延层进行,晶体与衬底制造是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中价值最高、最重要的环节。



二、碳化硅衬底分为导电型衬底和半绝缘型衬底


导电型衬底主要用来生长碳化硅外延,制作功率器件;半绝缘型衬底主要用于生长氮化镓外延制作射频器件。


  • 国内玩家的半绝缘型衬底自2017年美国实行禁运后,市场占有率一直领先市场,性能指标和成本均可以达到市场领先的水平。2018年特斯拉首次在汽车主驱逆变器上使用碳化硅器件后,国内厂商开始转头研发导电型衬底的研发。


  • 我们后续讨论的碳化硅衬底均基于导电型衬底。

三、碳化硅衬底制备过程


目前碳化硅衬底的制备过程大致分为两步:


  • 第一步制作碳化硅晶体;

  • 第二步通过对碳化硅晶体进行粗加工、切割、研磨、抛光,碳化硅衬底。

三、制作碳化硅晶体


目前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主要采用物理气相传输法,主要过程如以下图示:

以中频感应线圈为加热电源,在涡流作用下高密度石墨发热体被加热。将高纯度碳化硅粉体填满石墨坩埚的底部,碳化硅籽晶(少量、高质量的晶体)粘结在距原料面有一定距离的石墨坩埚盖内部,然后将石墨坩埚整体置于石墨发热体中,通过调节外部石墨毡的温度,使碳化硅的原料置于高温区,而碳化硅籽晶相应的处于低温区。在超过2000℃高温下,碳化硅粉体分解成升华的硅原子、SiC2分子、Si2C分子等气相物质。气相物质在温度梯度的驱动下向低温区输送,在碳化硅籽晶的C面上形核成晶,进而生长成碳化硅晶体。

为了提高碳化硅粉体的利用率,使处于石墨坩埚最底部的粉体能够顺利输送上去,在生长过程中坩埚底部将缓慢上移。

四、制作碳化硅衬底

将制得的碳化硅晶体使用X射线单晶定向仪进行定向,之后通过整形加工、切片加工、晶片研磨、抛光、检测、清洗等一系列机加工工序,可制成透明或半透明、低损伤层、低粗糙度的碳化硅衬底。


五、碳化硅衬底制作难点
1. 碳化硅控制纯度难:SiC粉料合成过程中环境杂质多,且高纯度粉料获取难度大,生产过程需严格控制外部杂质引入 ;
2. 碳化硅生长温度要求高,黑箱操作:硅晶棒生长只需1500℃,而碳化硅晶棒需要在2000℃以上高温下进行生产,因此需要特殊的单晶炉。温场是晶体生长工艺的核心,对生长的碳化硅晶体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在石墨坩埚的黑盒子中无法即时观察晶体生长状况,需要非常精确的热场控制、材料匹配,经验累积非常重要;
3. 碳化硅晶形要求高:碳化硅存在250多种晶体结构类型,其中4H-SiC等少数几种晶体结构的单晶型碳化硅才是所需的半导体材料,在晶体生长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硅碳比、生长温度梯度、晶体生长速率、气流气压等参数,否则容易产生多晶型夹杂,导致产出的晶体不合格;

4. 碳化硅长晶速度慢,时间成本高:碳化硅晶棒厚度每小时生长速度约为0.1~2mm/小时,而硅晶棒可达30~150mm/小时;生产周期,长度约2cm的碳化硅晶棒约需要7~10天,而长度2m的硅晶棒只需要3~4天即可长成;
5. 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缺陷会极大影响产品良率:如堆垛缺陷、微管、贯穿螺型位错(TSD)、贯穿刃型位错(TED)和基平面位错(BPD)等,这些缺陷会极大地影响器件最终的良率;
6. 碳化硅材料硬度大,切割磨损高:碳化硅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切磨抛的加工难度增加。在切/磨时碳化硅会损失更多,产出比只有60%左右;

六、碳化硅衬底发展方向


碳化硅衬底正在朝着大尺寸方向发展,目前行业内公司主要量产产品尺寸集中在4英寸、6英寸,行业领先者美国Cree公司已成功研发8英寸产品。我国已能大规模量产4英寸碳化硅衬底,并成功研发6英寸产品。


1. 衬底尺寸越大,单位衬底可制造的芯片数越多,单位芯片的成本越低


  • 4-6英寸芯片单位成本预计降低2倍;

  • 6-8英寸芯片单位成本预计降低20%-35%。

2. 衬底尺寸越大,边缘的浪费就越小
  • 8寸较6寸可多切近90%的芯片数量(448颗-》845颗),边缘芯片占比从14%降低至7%,进一步降低芯片的成本。


七、碳化硅衬底企业技术进展

1. 国内代表厂商为天岳和天科合达。国产碳化硅衬底质量在外观和基本电阻参数上和国际龙头差距不大,但在单晶性能一致性、成品率、成本等方面存在不小差距,且6寸以上产品出货量有限。

2. 评估碳化硅衬底产品质量的核心参数主要有直径、微管密度、多型面积、电阻率范围、总厚度变化、弯曲度、翘曲度、表面粗糙度等。

  • 产品直径、总厚度变化、电阻率、表面粗糙度等指标国产差距不大:国产4英寸和6英寸碳化硅衬底与海外厂商产品基本相同;

  • 微管控制方面国产存在差距:微管的存在可能导致器件过高的漏电流甚至器件击穿,各厂商都在致力于未来降低微管密度,部分龙头碳化硅企业如II-VI可将4-6寸产品的微管密度稳定控制在0.1cm-2以下,国内厂商的产品微管密度基本在 0.5-5cm-2,存在差距;

  • 同时,国内公司在单晶性能一致性、成品率、成本等单晶质量指标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体现在6英寸以上的大尺寸衬底。国内产品主要系数都能满足要求,但波动性较大,这会对后道加工形成困扰,车规级等需要也对稳定性有要求。天岳先进和天科合达,目前6英寸的出货量估算仅停留在千万元级别,国内厂家仍处在以产量换良率的阶段。


    数据来源:天岳先进招股说明书


八、导电型衬底市场主要玩家

全球市场上导电型衬底最大的玩家仍为Wolfspeed,截止2020年占有市场规模62%。国内市场玩家如天科合达、山东天岳的衬底量仍较小。受产能以及自身产品工艺影响,2022年美国Wolfspeed已经停止向国内供给衬底,因此倒逼国内下游外延、器件厂商寻求国产替代衬底,2023年国产6英寸衬底产能集中释放。

国内导电型衬底玩家有:天科合达、山东天岳、烁科晶体、同光晶体、露笑科技等。


碳化硅外延

© 2016-2021 清新资本 沪ICP备20210047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