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安永EY
“双碳”背景下,氢燃料电池是《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
2022年8月12日,安永邀请氢燃料电池行业的资深人士和投资人,为大家分享氢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清新资本合伙人曹抒阳先生与清新投资企业爱德曼氢能副总裁徐真女士参加了座谈。
曹抒阳:行业还处于早期,可能会洗牌
清新资本合伙人曹抒阳
问:国内氢能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总体情况如何?有何瓶颈?产业从业者应如何应对?
曹抒阳:氢能燃料电池从大约5年前的产业萌芽,经过早期从业者的艰苦努力,产品质量已经从实验室状态达到了批量交付的状态,成本也下降了80%以上,同时燃料电池产业也等来了国家在2020-2021期间出台的“双碳”大战略和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的政策红利期。长期来看,这个产业的确定性是很高的,一定会成长为很大的一个行业。
目前的瓶颈及相应的产业从业者应对措施主要包括:
1)成本还需要进一步降低,需要降低到1000元/KW,目前已经在2000以下了,企业需要持续提高工艺水平,并且推动全行业国产化水平(尤其上游零部件和装备层面);
2)下游主要是政府采购,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企业需要积极开拓交通以外的燃料电池应用市场;
3)交通领域的订单量,短期看还是不多,企业需要积极开拓交通以外的燃料电池应用市场。
问:站在早期投资者角度,怎样看待燃料电池产业链上的投资标的,如何作出判断和选择?
曹抒阳:我们非常看好各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具备如下特征:
1)技术上有较高稳定性和量产能力的;
2)成本上较行业现状有较大优势的;
3)公司有很强的战略定力和穿越周期的能力。
氢能产业目前还处于非常早期,到行业成熟之前,可能会发生洗牌,发展会有波折,只有真正有技术的和良性经营的公司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徐真:氢燃料电池将实现真正的国产替代
爱德曼氢能副总裁徐真
问:近年来贵司在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领域(如金属双极板结构、膜电极性能等)不断有突破,请问我国在哪些方面已经很好地实现国产化?哪些方面还在追赶世界领先水平?我国的差距有多大?
徐真:《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工业“四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这四个基础里面每一个环节都要能够实现自主可控,才有真正走向商业化的可能性。实现关键基础材料的国产化是“四基”的重要要求,使得我们不再依赖海外供应商,安全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