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奕新能源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蒸发冷却节能空调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通信机房、大型场馆、商业楼宇、工业厂房等。基于数据中心对空调降耗的强烈需求,华奕新能源将IDC作为首要目标市场,通过创新硬件结构设计和AI算法控制策略,有效降低70%的空调能耗,获得了三大运营商集团设计院层面的一致首肯。
清新资本邀请了华奕新能源创始人周理,讲述了公司的发展理念和对节能空调市场的见解。
问:您当时创业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会想做节能空调?
我个人在运营商数据机房领域耕耘了20多年,早年的方向是机房电源,后来基于对运营商需求的理解,把目光转向了节能空调领域。刚好,我本人也是动力专业出身,机房电源和机房空调专业其实不分家。
国家对于机房节能减排的政策,可以追溯到“十一五”期间,三大运营商作为央企更是要起示范作用。机房空调是重要的能耗来源,也是运营商响应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传统IDC机房的空调冷源都是通过空气压缩的方式获取的,能耗占比非常高,还用到氟利昂等化学制剂,对大气环保造成破坏。那么我就希望能用更环保的方式做出节能空调,既要能耗低,又要摆脱氟利昂这样的化学制剂。
问:空调降能耗的方式有很多,怎么选定的蒸发冷却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选择对节能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大化利用自然界赋予的能量,是节能空调的核心竞争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自然能量的利用,减少了人类对传统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华奕新能源致力于利用干空气能,开发自然能源节能技术,本质就是要最大化地利用自然冷源,来实现低能耗的换热机理,并输出标准化设备和解决方案。
怎么去理解这项技术?我喜欢把这个原理比喻为利用地球的呼吸。理解水汽的循环就能理解干空气能——地表水分随着温度升高而蒸发,水蒸气升高到云层,又随着温度下降到露点时形成凝露,进而形成雨水落回地面,完成一个循环。华奕新能源做的就是把这套机制用到极致,设计出独特的机组设备提供带载能量,把自然界制冷能力应用于空调换热领域。
IDC是非常典型的高耗能场景,PUE指标1是衡量IDC能耗效率的指标,要让IDC的PUE指标降低到1.25以下,目前可选的方案非常有限。和传统的冷却方案相比,蒸发冷却设备的能效比提升4倍,耗电量降低70%。从落地案例来看,我们在新疆联通机房史无前例地摒弃了压缩机备用机组的方案,实现了PUE=1.12的最低记录。另一方面,传统机房空调的化学制冷剂会给环境带来负担,而华奕的方案没有氟利昂一类的制冷剂,更加绿色环保。
数据中心对空调制冷的要求极其严苛,既要全年高可靠,又要低能耗,还要运维便捷、占地面积小。华奕独创的蒸发冷却空调和建设的标杆案例,是经由500多位专家实地考察、第三方检测中心8766小时的实地论证过的,能全面地满足这些要求。
问:从宏观层面看,国家政策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一是2020年确立了5G、IDC、大数据等领域的新基建地位,二是国内针对节能减排的政策正在加速推动,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在过去3-5年密集出台节能政策。基于这两个因素,节能空调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到,到2023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到1.3以下,严寒和寒冷地区力争降低到1.25以下。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也在积极响应并出台地方性配套政策。
问:华奕在新疆落地了全球首例无压缩机制冷备份的IDC空调系统,当时面临的压力和困难有多大?
新技术的应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初期需要面对来自数据中心业主、运营商省公司、集团公司及设计院的各方面压力,甚至华奕内部的员工也有过质疑。当时合作的业主方会担心华奕方案的安全性,因为其完全脱离传统的机械冷源,对极端工况下的制冷效果能否保障心存疑虑;对于运营商省公司而言,他们关注供应商能不能拿出实测案例,显然这对推广新技术的初创企业而言困难重重。
华奕新能源的技术方案花了将近2年时间才得到第一个案例的示范落地,我们通过自己的坚持,将技术方案从节能性原理、安全性、可靠性等多方面进行论证,最终说服了设计院的专家们和集团领导,将项目成功落地并创造了业界传奇。
问:介绍一下华奕新能源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壁垒?
我们提供的是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硬件和软件层面共同构成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硬件方面,蒸发冷却冷水机组中最为核心的设备是间接蒸发冷却换热器,我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专利布局,这种构型能大幅提高冷却换热器的制冷效率。虽然,整个机组的热交换依靠冷水交互,但我们的机组设计对水质好坏没有严苛要求,整套装置也不需要除冰、除垢,维护起来非常方便。
但是只有空调硬件设备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软件层面实现自适应调节能力。要把华奕的蒸发冷却空调性能做到极致,就需要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冷源。在整套系统运行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根据当地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和室内负载变化做运行调控,这样能在能耗最低的情况下实现最好的制冷效果。
这套自适应调节能力依赖华奕的AI控制策略。我们团队在对环境、气象研究、控制算法等方面有3年多的项目经验和数据积累,并发布了智能AI控制系统,来保障间接蒸发冷却系统的自主运行。
问:如何看待以算法实现空调节能降耗的软件公司与华奕新能源的竞合关系?
软件需要结合机组自身的运营特点,必须深度理解设备构造、节能机理、运行方式和调控手段才能实现。但节能设备的技术路线是百花齐放的状态,针对每个技术路线的软件算法都必须独立开发才有应用价值,并不存在一套通用的空调控制策略或者算法。
因此,纯粹的软件公司很难真正意义上实现空调机组的极致降耗,其算法的应用范围也有一定局限性。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华奕一直主张,将自研的AI控制算法植入每一台蒸发冷却空调,而不依托任何第三方的软件系统。
问:本轮融资对华奕新能源的意义是什么?
资本的加入能为公司带来资金支持和资源助力。在华奕新能源发展前期,一直采取稳扎稳打的战略,没有接受资本融资。但随着这两年整个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华奕也加速了在全国的布局。
华奕新能源在接触清新资本后,发现清新资本对整个新能源产业有深度的认知,并且坚持生态化布局的特色打法。双方几经接洽后相互高度认可,在今年6月,华奕新能源获得清新资本独家领投数千万元A轮融资,这也是华奕成立以来完成的首轮投资机构的融资。
问:如何看待节能空调的潜在市场规模?未来希望华奕新能源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华奕新能源关注蒸发冷却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未来会从数据中心等高能耗行业,逐渐向普遍耗能、一般耗能行业渗透。高耗能行业如工业、钢厂、高频车间,目前也在尝试使用蒸发冷却技术,实现节能的同时响应环保需求。商用领域也是不可忽视的场景,华奕新能源在奥林匹克场馆、大型人民医院、写字楼等领域实现了30+个方案的落地。
当前,全国各地的数据中心在逐步推广华奕的方案,公司在中短期希望成为一家高效节能的精密空调企业,以高耗能的数据中心场景为主战场,逐步替代传统的空调制冷方案。长期来看,华奕希望将蒸发冷却技术应用于更加广泛的工业、民用等领域,开拓千亿级的节能空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