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概念持续火爆,ESG投资已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行业。
作为国际市场上日益成熟的投资理念,ESG从更多的维度衡量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发挥出资本对于经济结构改革的带动力,也对企业的治理结构、环境社会责任、价值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是全球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下的必然趋势,是企业发展的新动力,也是新机遇。在国内加快推进绿色发展转型的大环境下,越早布局的机构和企业,将越快积累起先发优势。
9月3日,由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小投资者服务论坛专题论坛——「发展ESG投资,服务高质量发展」顺利召开,与会嘉宾从不同角度解读了国内ESG投资的发展趋势。
作为较早关注并布局ESG投资的机构,清新资本创始合伙人胡宇晨参与了圆桌论坛,同与会嘉宾就ESG投资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胡宇晨从三个角度总结了清新资本多年来在ESG方面的经验,并对国内ESG投资提出了两项建议。
清新资本创始合伙人胡宇晨
在ESG投资领域,投资过万物新生等头部企业的清新资本是先行者之一。
清新资本是国内ESG投资较早的践行者,于2020年正式成为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的中国65家签约机构之一。
胡宇晨介绍,在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发展过程中,清新资本在ESG方向的重点投资领域有两个,分别是循环经济和可持续能源。
在投资实践过程中,清新资本已经部署了不少龙头企业。比如,清新资本在2016年投资国内最大的3C产品回收服务商「爱回收」,目前品牌整体升级为「万物新生集团」,今年6月18日成功登陆纽交所,成为中概股ESG第一股。
作为一家专注于ESG领域,同时具有一定规模及业务增长性的中国公司,万物新生登陆美股,在国际资本市场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受到大量国内和国际主流投资人的关注,成为「中概股ESG」的样本企业。
清新资本研究数据表明,2016年二手交易市场迎来爆发,并在2017年突破万亿,预计在2025年达到4.2万亿元稳定增长:经历爆发期后,在宏观经济走弱的背景下,2020-2025年将保持14% CAGR(复合增长率)增长,显著高于国内GDP 增速。
完善二手商品流通法规,建立完善车辆、家电、手机等二手商品鉴定、评估、分级等标准,规范二手商品流通秩序和交易行为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
而在这条赛道上,投资了爱回收、共同孵化爱分类的清新资本是早期布局者之一。
除此之外,在动力电池方面,清新资本投资了国内领先的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拆解服务商南通北新。
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产销国,随着第一批动力电池退役,电池回收利用迫在眉睫;同时在动力电池制造领域,金属元素的高进口比例使得金属元素内循环成为大趋势。
南通北新成立于2012年,秉持ESG责任投资理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短流程、全回收、高提纯、低能耗、零排放的工艺体系,致力于推动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再生产业的发展。
在可持续能源方面,清新资本投资了国内头部的氢燃料电池生产厂商爱德曼氢能。
爱德曼氢能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和装备工艺的技术研发,是国内氢能领域少数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生产厂商。而氢能产业是助力中国能源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宇晨介绍,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大战略背景下,清新资本的被投企业正在实现良好的业务增长。清新资本将会继续关注ESG投资、绿色投资的主赛道,通过协助已经投资的龙头企业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布局,促进国内ESG的普及和发展。
由于在ESG领域的投资实践起步较早,清新资本已经积累了相对较多的经验,并将探索过程总结为三个方向。
第一,实操层面。
清新资本的被投企业中,有不少都与ESG直接相关,在企业的数据量化统计方面有先发优势,清新资本已经开始尝试与被投企业合作建立可追溯的数据体系。
清新资本按照月度、季度收集被投企业数据,将企业在ESG方面做出的贡献量化呈现。比如,爱回收平台回收的产品数量,以及进入再流通循环渠道、进入拆解环节的产品数量等。
再如,锂电池拆解项目中,拆解动力电池、提炼贵金属、清洁能源动力系统的装机数量、搭载清洁能源电池的车辆行驶里程数等,都是值得统计与分析的数据。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可以直接获取量大质优的一手数据,通过建立实时性、可追溯性的体系化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作用最大化,这是清新资本在推动ESG投资方面的实践尝试。
第二,理论研究。
在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清新资本目前主要研究的理论是社会契约论。作为民主社会建构的理论基础,其核心是普通民众让渡部分个人权利给政府,形成政府的公共权力,双方承担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形成了现代化社会架构。
在如今ESG投资、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社会契约论的主体也可以转换成企业和社会。企业从社会获得了发展所需要的各项资源,也获得了开展商务活动的各项权利,同时应该承担起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来形成一种契约。
通过与学术研究机构合作,清新资本一直在进行理论层面的探索,并以此来指导行业研究方面的工作。
第三,理论结合实践。
清新资本目前的研究重点是碳交易规则。作为近两年新兴的市场,碳交易将会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量化载体。
交易所具有经济利益相关性,通过交易机制能够使得良好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获得经济方面的超额收益。比如特斯拉,每个季度通过碳交易能获得十几亿美元的利润。
与此同时,这套交易机制也能加大没有履行相应社会责任的企业的运营成本。
因此,清新资本希望把已投企业的实际业务跟碳交易相关规则联系起来,将企业的实际运营与碳交易相挂钩,使企业能够更好的去履行社会责任,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而在ESG投资行业的发展层面,胡宇晨也代表清新资本提出了两项建议。
其一,政策层面的引导和鼓励。
在清新资本进行ESG投资的过程中,清晰地感受到了一个明确的趋势:被投企业在市场准入、市场拓展、资金成本等方面都获得了政策上的支持。这证明了政策在引导和鼓励一部分率先践行ESG的企业发展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二,金融市场层面的创新和带动。
在ESG发展的早期阶段,对于绝大部分的企业来说,ESG可能意味着额外的成本,或许会打消一些企业履行ESG的积极性。
如果能在交易过程中,把ESG相关的投资与碳交易相结合,实质上增加整个行业中实践ESG投资机构的收益,同时在一级和二级市场中,对良好践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给予更高的议价或估值,或将推动ESG的落实与发展。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ESG投资起步偏晚,还曾有过「ESG投资能否适应国内经济、产业环境」等方面的质疑。但随着金融市场加快开放与资本市场深入发展,ESG的有效性与优势逐渐得到认同。
与此同时,环境、社会问题与每个企业息息相关,从全球变暖到自然灾害,从新冠疫情到极端天气,其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秩序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作为以资本的力量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助力,践行ESG投资的意义难以替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清新资本以国家宏观战略为导向,长期关注ESG投资,并致力于打造产业化生态布局。清新资本将继续在碳中和及绿色循环经济领域布局,持续挖掘真正优秀的企业,在创造投资回报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